导读:从数据来看,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仅2020年第三季度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就有36754件,占投诉总量的54.03%!也就是说,消费者最好提前了解一下保险销售的“误导术”。
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,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仅2020年第三季度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就有36754件,其中人身保险公司19859件,占投诉总量的54.03%!也就是说,消费者最好提前了解一下保险销售的“误导术”,以免自身权益受到损害。
产品限时限量,即将停售
“最后一天,最后一天,今天晚上凌晨就停售,点开链接就可以直接购买,再犹豫就没有了!”
这个套路在朋友圈经常都会看到,于是当一些保险销售员叫嚣着再不买就停售了,消费者一着急,连保单合同都忽略,就掉进陷阱了。
相关保险产品为什么会停售,有以下原因:
1、不符合保监会对监管要求。
很多保险公司开发保险产品脱离了保险保障的本质,会带来经营风险,而被监管部门叫停。
2、很多停售都是产品的更新换代,会有更好的升级产品出来。
大多数新产品都不会比老产品差,这样才会更有吸引力。
3、保险公司对市场风险预估不足而造成毁损厉害,主动要求停售。
往往这种停售是悄无声息的。
4、生命周期表的改变。
人的平均年龄延长后,保险精算师在制定费率时会参考生命周期表。新保单就代替了老保单,自然就停售了。
并不是说所有的停售产品都不好,只是太多的保险公司借机炒作,所以当业务员对你说这个产品马上就不卖了,后面再也买不到这么好的产品了,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认为那种即将停售的产品是最好的选择,要弄清楚停售原因,理性思考,先问问自己到底需不需要,再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。
低佣金的好产品,业务员不推
假设有一款保费615元可保障71万元保额的消费重疾险,这么便宜又好的产品,很少有客户知道,为什么?那么,保险业务员的顾虑是什么?
1、业绩和荣誉:不是自己公司的产品,没有业绩也不能核算入荣誉激励方案。
2、收入:做在别人公司名下,佣金不足。如果有续期利益,拿不到。
3、客户信息:客户信息被别人掌握,担心客户流失。
4、不划算:担心客户买了便宜的保险,就不买长期寿险等了。
夸大收益避谈风险
“我们这款好好哦,每年都有分红回馈,这个过几年可以拿到xxxx钱”
“这个保险大病小病都能赔,门诊住院也全部都能报销,宝宝长大了还能领一笔教育金”
……
真的有这么好吗?保障有这么足吗?分红有这么高吗?那些不保事项,业务员却避而不谈。
有的业务员为了尽快完成任务,自己给客户承诺了很多,高收益、高回报、大病小病住院都可以报销等等,然和合同却并没有这一项,买保险千万一定要看合同,销售员会误导你,但合同不会欺骗你,一定要理解合同的法律条款、缴费方式、分红形式、收益及领取方式等,防止销售误导。
附加险搭售主险的捆绑陷阱
一些大保险公司或者保险团队的逻辑就是主险、附加险强行捆绑销售,几百块的医疗险性价比高,但必须搭配一个非常贵的主险,这就好比我只想买个空调,你却要连房子带空调一起卖给我。实际上市场上高性价比的医疗险多如牛毛,根本不用强制捆绑购买。
“这么多人都买,你也买,不会错”
很多业务员就是利用大众的从众心理,特别是在面对对保险不熟悉的客户时,会利用从众心理来诱导客户购买保险。
“你看看,这么多人都买,你也来买,不会错的”,殊不知,这么多人买,真的未必表示产品就好,未必就是最适合自己的。
感情攻势,人情保单
通常刚加入保险业的业务员,由于自身对产品不太熟悉,专业度也不高,又有着业绩压力,因此最爱发动人情攻势,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买买买,很多情况下,熟人只对他所要推销的某一款产品熟悉,规模越大的保险公司越明显,可能一个部门只推一款产品。
若是人情保单来了,先不要冲动,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家庭情况和需求合理配置产品,而不是被人情所绑架。
提供返佣,因势利导
不可否认,有些关系很好的朋友,推荐保险的时候,的确不想赚好朋友的钱,会有返佣的情况。但是,如果用返佣来诱导购买保险,这就要深思了。
有些即使有返佣,也不过是第一年返一些佣金而已,后续还有20年、30年要缴费。对比后续20年,30年的保费,返的那点佣金,真的是九牛一毛啊。
需不需要购买保险,这个保险是否满足你的需求,才是最关键的。一旦买错后悔了,想退保,损失可更多。
最后,如果大家在购买保险上吃了亏,这个号码一定要记住:银保监会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电话:12378。
341275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